瞄準福建港口 江西石化基地借船出海
來源:中國交通報 第02版:行業新聞 時間:2012-08-23
2012年8月19日,記者走進福建省湄洲灣港秀嶼作業區8號化工碼頭,港池內炸礁聲震耳欲聾,大型挖泥船伸著抓斗,不斷挖取海里破碎的礁石,現場一片繁忙。
“我們每天大約可以疏浚800立方米左右,預計年底前,就能完成炸礁工程,9月底這里就能看到一片陸地了?!敝性蹌绽m建工程指揮長姚紅良胸有成竹地告訴記者。
誰能想象,兩年前,這里還只是一片水域,這個初具雛形的石化進出口基地僅僅只是一紙協議。
當年,江西省為了打開石油、鐵礦石等能源和原材料的輸送通道,迫切需要找到最佳出???。經過多方比較,江西省交通運輸與物流協會發現,江西進口鐵礦石從湄洲灣港經向莆鐵路運輸,比從其他港口運輸,每噸可節約運費10元以上。如果把2009年江西南昌、新余、萍鄉三大鋼廠進口礦石量的50%轉移到湄洲灣港經向莆線運輸,可節約運輸成本兩億多元。進口能源的運輸成本同樣會大大降低。
于是,2010年,閩贛簽訂了港口經濟合作協議,由江西鐵路投資集團公司入主福建中原港務有限公司,依托湄洲灣港深水泊位,打造江西的石化進出口基地。
其實,吸引江西石化進出口基地落戶的不僅僅是福建得天獨厚的深水岸線資源,不斷優化的服務環境也增強了他們的信心。福建省對江西經由福建港口進出的大宗散貨,免征貨物港務費;對運送中西部省份貨物進出福建港口的國際標準集裝箱車輛,減收高速公路通行費;鼓勵中西部的冶金、機械、能源、物流等大型企業前來投資建設碼頭,優先提供港口岸線資源。
“有大型深水泊位,有高效的集疏運體系,有優良的服務環境,江西的進出口基地會越辦越好!”已在湄洲灣安營扎寨三年的江西省駐閩海西進出口基地辦事處副主任章曉鑌,對合作前景充滿了信心。
上一篇:結束了 下一篇:依托向莆鐵路出海通道 發揮閩贛資源對接優勢 |
![]() |